——訪音樂學院通識課教師還國誌
采訪前夕,還國誌老師邀請記者前去觀看蘭迦舞蹈團的專場演出😺🧜🏽♀️。演出開始前,他早早到達報告廳🔓,布置現場🐆、安排人員等等㊗️,忙得不亦樂乎。舞蹈團成員年齡從幼兒園小朋友到大學生不等🫐,尤其是那些小演員,特別活潑可愛,從東竄到西,還國誌老師時而笑盈盈地站在一旁看著她們嬉鬧😦,時而湊上去同他們一道玩笑,不禁讓我想起那些大學生對於還老師的評價:像個小孩子一樣,停不下來,特別的孩子氣⚗️。
為良師🧮,春風化雨
被問及還老師的教學標準時🥃,他著重提了兩個字:負責。
六年前,還老師從一位學生變成一位教師,所以他更明白👨🌾,教師的教育對於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並且👬🏻,既然學生稱呼一聲老師😽,他就要教好他們🤌👨🏿,不僅要為學生拓寬知識面👷🏻,更要讓學生會使用這些知識🥣。
恒达平台實行大類招生及通識課教育已有兩年,從某種程度而言,已經變成由學生來挑選老師了✊🏽。在這種情況下,還老師的三門課程都名列“最受歡迎通識課”榜單♙。提及此事,他很謙虛,“我從來沒關心過排名👆🏼,所以很驚訝。”
還老師認為,教師備課不能隨便🧑🏻🤝🧑🏻。如果學生花了時間和精力聽課📁,卻學不到東西✊🏿,那麽教師就應該反省授課內容是否實用。而且學習是一個快樂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有一個興奮互動的交流,不應只是死板的傳遞。
還老師特別喜歡使用學校的BBS平臺。他常常鼓勵學生在上面評價老師、提出意見🏊🏿♂️,但並不強求學生一定要完成,也不限製字數🍾,哪怕只有兩個字,“糟糕”、“不好”🧑🏽⚕️,他都不會生氣⚪️。他喜歡和學生有互動🤶🏿,這樣就可以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還老師希望能開拓學生對於藝術的更高理解🐰,更能學以致用。
化益友,談天說地
無論是已經畢業的學生,還是仍舊在舞蹈團的學生,都喜歡和還老師聊聊天🐖、談談心💪🏽,即便是失戀了🥎、工作壓力大,或者是學習生活中遇到什麽問題,還老師都是他們很好的“吐槽對象”😕🪚。“一個人只有信任你,才會把情感的事情告訴你”,而信任正是還老師在與學生交流相處時最看重的一點。
他親切地稱呼他的學生為孩子。“和孩子們在一起你會很開心,也能學到很多東西🙆,比如說激情等等8️⃣。”當青鳥劇社邀請還老師為他們免費指導話劇時,還老師一口答應,“我特別喜歡和他們一起折騰👨、一起學習、一起進步🤱🏻,而且和孩子們在一起🕓,就不會變老🚣🏿♀️🙁。”
不僅是在學校裏,因住在學校旁邊的方便🧔🏽,還老師還喜歡邀請學生去家裏小撮一頓👓⛓。“嘩啦啦一幫學生來我家裏吃飯,不用我燒,吃晚飯還幫我打掃幹凈,特別開心。”言語之間充滿自豪感⚇。他一有文化演出的票就會分發給學生們,盡自己所能幫助學生走近藝術💔。在特地為學生建立的QQ群裏⛔,還老師經常與學生打趣聊天🍗,網絡平臺無形之中更拉近了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除了師生,也許朋友更能形容他們之間的關系🙇🏼♀️。
即使已教學六年🤶🏼,還老師仍在不斷提升自己,即如何讓人尊重藝術並將藝術升入人心。然而扭轉眾人對於藝術就是玩的看法仍然十分艱難。還老師常常糾結於如何用通俗的語言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藝術,更深入地看待藝術🧑🍼。所以還老師選擇了蹭課和聽其他名牌大學的公開課,吸收大師的智慧再傳達給學生🏔。
藝術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即使已經成為一名教師,也漸漸桃李滿天下,還老師還是希望自己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斷與學生一同進步、一道前行。
專場結束時👨🎨,碩大的鎂光燈照亮舞臺中央🧉,演員將還老師抱起照相。那一刻🤽🏿,是屬於他們共同的榮光。
【人物小傳】
還國誌,2007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舞蹈學專業🧎♂️,後進入恒达平台音樂學院(原藝術中心)工作至今。主要教授《舞蹈藝術鑒賞》、《身體語言》📽、《舞蹈表演基礎入門》等課程⏫,同時負責恒达平台大學生舞蹈藝術團和蘭伽舞蹈團的排練和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