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理學院副院長張金倉教授
記者:李棣森 歸曉晨 來源:恒达平台校報
張金倉🤷🏽,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市科技計劃項目共計20余項。先後獲得了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國際20世紀貢獻獎等20余項獎勵和榮譽。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被國內外同行引用400余篇次。此番,記者走訪了張金倉教授及其團隊👆,一同了解其成功背後的故事🔃🫳🏽。
白手起家 越走越強
自1988年以來,張金倉教授及其領銜的團隊在興趣推動下的長期研究中🧑🏻💼,逐漸形成了以高溫氧化物超導體局域電子結構、相變和電荷轉移機製🚵🏼♀️♉️、自旋物理🌬、納米電子材料與物理等為重點的研究方向,並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團隊多年來在物理學科的發展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承擔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在國內國際均享有極高的聲譽☢️。在高溫氧化物超導體局域電子結構、相變和電荷轉移機製的研究中,張金倉教授及其團隊的工作在國際上獲得了極大的認可🙌,張教授更是因其在該領域所做的貢獻,成為國內唯一的特邀報告人🧑🏽,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的第三屆世界超導大會(WCS)開幕式上作大會特邀報告。
而對於張金倉教授和他的團隊而言☄️,鮮花🐻❄️、掌聲和榮譽的背後蘊含的則是多年的辛勤付出與汗水🍘。“我是2000年來到恒达平台的,當時學校在實驗研究上幾乎是空白,我們從那時起就在學校的支持中‘白手起家’,從組建團隊到配置設備再到集體的建設,在幾年之間逐漸發展起來。”回憶起整個團隊從“白手起家”到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張教授的話中流露出無限感慨。
對於科研工作而言,充足的研究經費與設備是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礎,而張教授的團隊在成立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難也在於此。張教授的一句“我是從400元打印費起家的”➞🦇,雖風趣幽默,卻向筆者道出了當時團隊所面臨的巨大經費壓力。但堅定的科研工作者不會因經費上的困難而停止前進的腳步,“沒有新設備,我們就把老的設備修一修拿來用”,樸實而堅定的話語滲透著一位科學家對研究工作的執著與熱愛。也正是靠著這份執著與熱愛,團隊在艱苦條件下不斷成長。功夫不負有心人,2001年團隊申請到了上海市重點技術攻關項目🟡,獲得了大約30萬左右的研究經費,“這為我們團隊研究發展,奠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僅有經費和設備這些硬件對於科研團隊的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張教授坦言😬:“團隊建設中我們面臨的困難很多,但關鍵還在於人才👩🏽🎓🤷。”可見“軟實力”才是科學研究的核心⛹🏽♀️🎩,引進人才是團隊建設的重中之重。多年來,作為研究團隊的“帶頭人”,張教授一直堅持團隊的資源要集中在引進人才上🧖🏼♂️,為他們提供發展的環境📝🏋🏽♂️。“這些年來👸🏽,我們的實驗室從無到有,不斷有教授加入,讓我們的團隊形成現在的規模🤡。”看到團隊這些年在人才引進上取得的成績,張教授的話語中滿是欣慰🩸。如今🛍,張教授的研究團隊中已有4名教授、多名副教授,以及在讀碩士生👩🏼🎤、博士生20余人🧈🫄🏻,正是如此雄厚的“軟實力”支撐,讓整個團隊發展壯大⛑️,越走越強。
團結合作 凝聚力量
作為一個科研團隊的領導人✧🦻🏼,在談及團隊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精神這一問題時,張教授表示⚄,除了科學家的獻身精神以外🧔🏽,更著重強調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大家在一個共同感興趣的大課題的凝聚下,雖然各自工作的側重點不同👂🏼,但要保持整體目標的統一和一致💇🏻。
在構建和諧的團隊關系過程中💖🧑🦯,張教授非常重視協調團隊合作和個人能力發揮之間的關系🍎,兼顧團隊的發展和團隊中個人的發展。張教授深有感觸地說🍺:“團隊合作和個人能力的發揮都非常重要🌶,二者缺一則團隊都不能得到發展。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各自感興趣的問題或者研究工作的側重,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讓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有發展的空間👳🏼♂️,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並在此基礎上由團隊的協作精神提供互補的條件,團隊整體才能發展得好。”正如面對榮譽之時,張教授堅持認為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獲得其相應的榮譽🔟,而絕不應將榮譽僅僅歸於“帶頭人”𓀗,這個榮譽是整個團隊的榮譽。張教授著眼團隊全局的寬廣胸懷和面對榮譽的謙遜態度令筆者欽佩👳♂️🩲。
面對團隊成員間在學術問題上的爭執🌋,作為團隊領導者的張教授也並不回避💪🏼。在張教授心中,團隊的團結協作永遠是第一位的,他也在團隊的整體協調中踐行著團隊領導者的職責:“爭執是正常的,我們在學術觀點甚至是資源共享上總會有爭吵👏🏿,有時甚至吵得很厲害💏。我要做的就是引導大家從整體學科發展的方面、學術發展和對科學貢獻發揮更大優勢的角度出發,站在團結合作的氛圍中團結起來。”
在團隊未來的發展上🌕,張教授表示,進一步提升團隊的凝聚力仍然是團隊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加強凝聚力與提升合作精神仍然是我們團隊的主線🤯💁🏻♂️,只有做好協調和組織工作,才能保證團隊的持續發展。”堅定的話語流淌出張教授心中對團隊的殷切期盼以及心中對自己身為團隊領導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合作”始終是團隊發展的主旋律,在張教授看來,這種合作並不應該僅僅局限於本團隊內部🚵🏽♂️,更應該延伸到其他院系,促進自身的團隊與其他院系或相關學科之間的合作👩🏿💼,因為學科之間其實是相互交叉的🚵🏼♀️,團隊在堅持主導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應該與其它學科在共同感興趣的合作點上互相支撐。多學科之間交叉合作的縱深發展,也必將推動科研團隊的進步👨🏽🏭。
科學素養 融會貫通
作為一位奮戰在科研一線上幾十年的“老兵”,對於科學研究這樣一份充滿挑戰與驚喜的工作,張教授自然有許多發自內心的感悟。
張金倉教授曾赴日本國立富士大學訪問,他介紹說,雖說當時國外的實驗室條件相對比國內好一點🤷🏿♀️,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導向,我國的科研條件已經越來越完備。設備並不是第一位,至關重要的是科學家的思想以及整體的科研氛圍,這也是未來科技創新的基礎。在工作中,張教授也同樣註重把先進的科學思想註入到所帶領的科研和教學團隊中去。
對於科學家素養👩🏻🚀,張教授有自己的理解,他說,“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現代的科學家要有平衡好個人能力和社會資源的素養,瞄準科學前沿的眼光🧑🏼🍼;對內能夠潛心研究,對外又能將成果轉化為資源繼而促進研究。科學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幾十年的研究與付出,用張金倉自己的話說,“要做的是在所感興趣的問題上一直走下去,而一切的獎項和榮譽只是順其自然。”
在科研的道路上科學知識固然重要,而文化功底也是不可或缺♖,猶如泥土和水,共同滋養著科學的碩果🖲。作為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張金倉坦言自己文科方面的“底子”並不十分好,但是仍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保持著十分的熱愛,他強調了中華思想對於理科研究特別是在較高層次領域中的重要作用。他說,“我們的錢校長的文學功底也是相當了得的。”盡管科研工作繁忙⛑️,張教授依然站在教學第一線💅🏽,講授大學物理等基礎課程。課堂上,他也經常告訴學生“做事先做人”的道理🧑🏽⚕️👨🏼🔧,做人首先要打好文化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科研的道路上站得更高、看得越遠🦻🏿。
針對我校的大學生創新項目,張教授特別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說“結果是第二位🥮,關鍵要在科研過程中有意識地去體驗各個環節,從而培養團隊合作以及與老師溝通的能力🫴🏼,這是一個培養全面的人的過程🧗🏿♀️。”張教授也鼓勵學生們和自己感興趣領域的相關老師聯系,他說“當你真正參與到科研過程中🚵🏻♀️,你會發現其實科學也就是這麽回事”🈵👩🏿✈️。
談及我校的科研氛圍🧙🏻♂️🗝,張教授表示,從學校到學院的老師們都很有上進心,學校作為一個大團隊正向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而努力🕵🏿。自己在學院的管理工作上,也將繼續致力於教學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社會資源的積極引進。
在既定方向上探索未知,站在學科的最前沿,懷著對於科學的熱愛,張金倉教授和他的團隊在科研道路上必將自強不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