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足跡🧑🏿🔧:從上海美校到恒达美院》
一🍘、畫院中誕生的美校
新中國之初👮🏿🏊🏻♂️,隨著體製鼎革,在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中❔,上海許多學校或是停辦🏗,或是合並、遷移,如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與蘇州美專及山東大學藝術系合並成立華東藝專(即現南京藝術學院的前身)♙,該校因校址不敷而遷離上海,於是上海高等美術教育出現了長達七年的空白🐥,抗戰前一度辦得如火如荼的上海美術教育暫時轉入沉寂。然而👫🏼,社會上美術人才的匱乏,以應對社會需求、填補空白為目的的業余的群眾性美術教育還保持一定的活力。20世紀50年代初,經過高校調整,我國美術界著名人士大多安排在高校,主要是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及其在杭州的華東分院和沈陽的魯迅藝術學院。當時主導美術的觀念是以人物為主的創作,繪畫上強調歷史畫、故事畫、人物畫,這導致教學上實行西方學院式訓練⛽️,強調“素描為一切造型藝術之基礎”🤽🏻♂️。於是那些沒經過科班訓練、缺少素描基礎和人物寫生能力的國畫家被邊緣化,備受冷落。這一情況引起國畫家的反彈並反映到中央政府。為維護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1956年6月1日☂️,根據毛澤東主席提議,周恩來總理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在北京、上海兩地各建立一個中國畫院的設想👨❤️💋👨,目的是培養中國畫畫家👩🏿🎓。當時文化部製定的綱領是:“繼承中國古典包括民間繪畫藝術的優秀傳統,並且使它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畫院的具體任務是繁榮中國畫創作,培養中國畫的專門人才,並對中國畫作理論的探討,及負責院外中國畫創作的推動和輔導工作🚌。”這意味著畫院也須承擔教育的責任。同年10月30日,《人民日報》還發表社論《發展國畫藝術》,指出:“不久以前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畫院,大力提倡國畫創作和培養國畫人才🧑🏼🎄,這一措施為國畫工作提供了新的條件💧,國畫家為之歡欣鼓舞👨🏿🎓。”這對於沒有美術教育機構的上海可謂雪中送炭,對上海的國畫家們來說,也是他們共同的心願。從此以後,新中國美術教育和創作的機構大致分屬學院和畫院兩大系統。如果說,學院表現為與教學🤷🏿♂️©️、研究互動,通過教學和研究帶動創作,那麽,畫院表現為與社會大眾互動,通過創作和研究推動社會教育🕛。此後南京、廣州等地也建立了中國畫院,以後上海成立的油畫雕塑院,屬於畫院體製的進一步發展💸✷,不再僅僅局限於傳統書畫。當時社會對美術🤦🏼↖️,尤其是“年連宣”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上海又沒有一個專業機構或學校可以承擔起培養創作人才的重任,填補上海專門美術院校的空白被提上議事日程🙏🏻。於是,籌備中的上海中國畫院承擔起這一責任,1959年3月,成立了一所“學館”,即“附設中等美術學校”。這是劉海粟的上海美專調整外遷七年之後,新上海的第一所專業美術學校🙍🏼♀️,許多已經成名的大師都加盟進來,如顏文樑、吳大羽、周碧初©️♚、張充仁🥷🏼、江寒汀💇🏼、唐雲🪣、俞雲階、蔡振華等,成為當時教學的骨幹力量👨🏽🔬。上海中國畫院正式成立於1960年,陳毅市長還親自為上海中國畫院題名𓀎。當時有69位畫家成為畫院畫師。每位畫師都擁有一定的創作空間🪻,也肩負起培養學生的任務。而1959年9月,據北京中國畫院院長陳半丁“美術教育應與畫院分離”的建議,該校改名為“上海市美術學校”⚾️,脫離了畫院👨🏿🏭。從此這所從畫院中分娩出來的學校開始了坎坷的歷程。二、從美校到美專(1959—1962)1959年3月5日,上海中國畫院(籌)附設中等美術學校正式成立👩🏿🎤,校址在淮海路中路1413號原鴻英圖書館二樓🧝🏽♀️。首批學生60名,經過嚴格挑選🧍♀️,素質很高,他們中有的已具備相當的藝術基礎🛌🏿,有的還多才多藝,其中有邱瑞敏💂、夏葆元🚱🫢、魏景山🚵🏽♂️、金紀發💃🏻、楊正新、嚴國基等,魏景山就是個小提琴手。按照“美術教育應與畫院分離”的思路🕎,上海文化局黨組經市宣傳部批準,於1959年5月28日發文高教局,明確“上海中國畫院所附設的中等美術學校,已報請市委宣傳部批準改組為上海市美術學校,學校性質與一般中等專業學校相同”。當年暑假後,校址遷往華山路1448號幸福村🤹🏼♀️👨🏿🍳,正式掛牌“上海市美術學校”。
淮海中路1413號原鴻英圖書館,1959年3月上海中國畫院(籌)附設中等美術學校在此開學
1959年6月5日,學校召開會議🧑🏻🤝🧑🏻🃏,探討了學校性質🍗、培養目標、分設科系、課程設置以及學製等關鍵問題。學校的宗旨是培養群眾美術幹部後備人才。具體培養對象是🏌️♂️🙎🏼:上海文化系統所屬文化館💀、俱樂部群眾美術幹部🙆🏻♀️🤸♂️;本市輕工業生產部門染織紋樣和產品包裝設計從業人員🏊♂️;中小學美術教師🔪🗾;高等美術院校(國畫院)後備生💁🏿♀️。教學上分為三科👨🏽🎨:國畫、繪畫、工藝美術🏄🏿♂️。國畫、繪畫科的辦學目的是培養“一長多會”的美術人才🫲。辦學之初🦚,由於附設在畫院內,課程設置以中國畫為主,包括素描🦵、色彩、速寫、文藝理論、透視學🦹、人體解剖學🙋🏼♀️。專業課教師來自當時社會名家:唐雲、江寒汀🧚🏼♂️、丁浩、顏文樑👩🏽🏫、張充仁🧛🏿♂️、陸抑非、程十發等。文化課教師則來自文化局☆。上海市美術學校的運作走上軌道後👨✈️,各界全力投入高等美術院校的籌備過程。上海市對此十分重視🙎🏿♂️,並成立十人籌備委員會🚴🏼♀️🧘🏼♂️,下設七人籌備工作組。除了從上海中國畫院🏨、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美術設計公司及外地專業院校調配專業教師外👰🤚🏻,張充仁🐘、吳大羽👧🏼、周碧初等知名藝術家也來校任教🍬。由於當時市委書記🚐、宣傳部長石西民認為學校初辦🤶,稱高校尚不成熟,提議暫時叫“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1960年9月,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移址陜西北路500號,成為解放後上海第一所正規高等美術院校。首屆本科開設中國畫🤙、油畫、雕塑、工藝美術四個系🧑🏿✈️,除招收本科生外,又招兩年製預科共四個班👬🏼。由此,學校雖然學製仍舊按照原定的四年本科不變(1961年9月,經市委書記、宣傳部批準,本科學製由四年改為五年),卻暫時成為一所培養本科生的“專科”學校。隨著事業發展,學校師資逐漸壯大,匯集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名師執教☝️。其中,油畫系有塗克、吳大羽、周碧初、俞雲階、張隆基等;國畫系有江寒汀🎲、鄭慕康💂🏼🧑🏼🎄、應野平、俞子才🧑🏽🍼、喬木等;雕塑系有張充仁👨🏿⚖️、李楓、王大進、徐勇良等🤾🏿♂️;工藝美術系有丁浩、徐行🙂、張雪父、陸光儀等;預科與老中專有哈定、孟光🍭、許力民🎬、何誌強、李詠森、邵靚雲、黃俊基等。沈之瑜任美專副校長主持工作,借鑒延安抗大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作為校訓👇🏼。當時學校教學安排比較靈活,除油畫系、雕塑系相對固定外,可以根據教師的特長,統籌安排,很多教師並未嚴格按照所屬科💁🏻、系授課,如預科的國畫課由國畫系教師任教🔍。與此同時,學校還經常聘請程十發🙋🏿、方增先、賀友直🦾👩🔧、趙延年等專家、學者開設講座、作專題報告,組織學生定期觀摩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市舞蹈學校等掛鉤兄弟學校的實習演出,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學校堅持基本功訓練🍼,教學成果斐然💇🏿🏄🏻♂️,第一屆教學成績匯報展覽會於1961年8月5日—20日在上海美術展覽館舉行🤾。這是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成立以來第一次面向社會的成果展示。共展出了師生作品338件,其中本科、預科一年級、中專三年級學生作品285件,教師作品53件。展覽吸引觀眾數高達27610人次,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在學校組織的家長、美術界和工藝美術界同仁以及中學美術教師代表的座談會上,大家對美專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同時針對作品題材、表現手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與意見。從1962年2月畢業的60名老中專學生的去向來看👩🏻🎨,學校為上海舞臺美術設計領域輸送了一支骨幹力量🕕,有28位被輸送到上海戲劇學院舞美專修班培訓📂,以後大多被分配到各文藝團體工作💓。美校的畢業生🍡,不少人後來成為國內畫壇中堅,還有些人享譽海外🧙🏿♂️。三🙎🏼、美專、美訓班、美校三校並存(1962—1965)1962年🧎🏻➡️,學校搬遷到梵皇渡路(現萬航渡路)1575號原聖約翰大學舊址🗯。同年,中央決定“關🏌️♂️、停💸、並、轉”“大躍進”時期新辦的學校。後經上海市委出面交涉,國務院作出“辦完為止”的決定。校長陳明與教務處主任勵俊年在北京召開的藝術院校工作會議上,極力爭取領導對上海美專繼續辦學的支持。後經過市文化局◀️、高教局研究,1962年底批準了學校開設“上海市美術訓練班”的辦學方案。第二年中考後,按市文化局要求,學校以“上海市美術學校”名義👨🏽,以工藝美術方向為培養目標,內部招收20名中專生👨🏻🚀🐘。於是👎,出現了上海美術專科、美訓班👂、上海美校三校並存的局面。
1962年,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搬遷至“韜奮樓”(原上海聖約翰大學鐘樓)
三校並存時期,學校組織了一系列重要活動🧎♀️➡️🐴。1963年7月14日🔲🈸,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預科學生畢業匯報展覽會”🫸🏼。這是美專第一屆、也是唯一一屆預科畢業生的匯報展覽。此後,100名預科畢業生,一部分被輸送至上海輕工業學校,一部分到紡織學校🙍🏼♀️,余下18名同學進入成立的油畫、雕塑🤰🏿、工藝美術三個訓練班繼續學習。1964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雕塑展”,這是上海市首次雕塑藝術展覽👱🏽♂️,展出了五十余件師生作品。暑假,學校與浙江美院附中聯合招收21名中專生🚈,同時組織師生接受“社會主義教育”🔎,並深入生活🤌🏽,積累創作素材。1965年9月16日🙂,在中山公園展覽廳舉辦“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1960年級畢業創作展覽”🎶,展出工藝美術系65名學生的86件作品,其中包括油畫、國畫、雕塑🖐🏼,受到社會各界好評。學校有一批富有辦學經驗的幹部👨🏿🍼,敬業樂道💶、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教師,如沈之瑜、塗克、孟光👩🏼✈️、張充仁等🏄🏼♂️,不但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專業訓練🧲🦵,而且安排他們下廠下鄉,體驗生活📆,組織他們觀摩影劇👨🏼👨🏼🍳,接受多方面的熏陶,使學生得到完整的藝術教育。由於擁有孟光這樣的素描、寫生高手,和出自“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的俞雲階🤾🏻♂️,學校在人物畫訓練方面成績最為出色🖤,突破了以前上海畫家不擅人物的局限。學校的發展是坎坷的🟣,根據國務院“辦完為止”的精神,1965年7月♟🐊,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唯一一屆本科生畢業,就意味著“上海美專”的解散🤱🏼。上海市有關部門為保存學校這支美術骨幹隊伍,組建了“上海市油畫雕塑創作室”,這在全國屬於首創,於是順理成章🧕🏼🏄♀️,學校油畫系、雕塑系教師全部轉入創作室。“美專”畢業生除去幾位留在“上海市美術學校”任教外🟦,其余被分別分配到上海中國畫院、油雕室以及出版、外貿🪜、輕工🍝、紡織👩🏫、二輕等單位。1965年8月,學校以“上海市美術學校”和“上海市工藝美術訓練班”的名義得以繼續存活,被劃歸輕工業局管理🏋️♂️🐮,校址隨即遷至漕溪北路502號上海市輕工業局幹部學校內(土山灣孤兒院舊址)。上海畫院“學館”(老中專)和60年代的本科🏭、預科階段👩👩👧,主要是圍繞以國畫、油畫、雕塑和工藝美術方面的內容進行教學。著名海派國畫家唐雲,油畫家吳大羽👷🏽♀️、周碧初🌅、俞雲階,雕塑家張充仁和工藝美術家丁浩🧑🦰,分別負責起國畫、油畫、雕塑和工藝美術學科的教學🖐🏿。上海美專的國畫系主任—唐雲,當時兼任中國美協理事及上海美協展覽部主任、上海中國畫院業務室主任。他在美專學生身上傾註了大量心血,不僅為窮困中的學生提供筆墨紙硯,而且為了因材施教,常常將自己教學用的畫稿作為示範送給學生💅。四、“文革”時期的上海美校(1966—1976)1965年底🚣🏻♀️,學校搬入上海市輕工業局幹部學校後,因兩所學校的性質及業務不同🖐🏽,對外仍是兩塊牌子,但行政管理機構卻變成一套班子🌔,只是為方便管理,仍各自設立教務處、教研組,而政治、語文🧑🚀、哲學等公共課程則合並教學🏂🏼。十年浩劫開始,學校也陷入困境。即便如此💆🏿,仍有許多熱愛藝術的師生⤴️,悄悄地堅持訓練。此外,工廠、農村、機關🤜🏻、學校等對毛主席畫像🌧、政治宣傳畫需求量的大增,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練習繪畫的機會。學校為此舉辦多屆為期兩個月的“寶像學習班”,教授打格子放大畫像等基本技法。畢業生的分配工作也因“文革”而拖延到1969年🛫。工藝美術訓練班🧫、1963級“美校”中專班畢業生全部被分配到輕工業局下屬工廠👨🏻🌾;1964級中專班一部分被分配到“小三線”工廠📍,部分到農村插隊,少數參軍入伍;1965級大部分被分配到“小三線”工廠,少部分參軍🦻🏽😓。至此🏃♀️,學校僅剩教職員工🥔,又一次面臨解散🖍。1970年再度搬遷,移址天津路414號一幢老式裏弄房子🦴。學校為求自保和發展,審時度勢,與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合辦了“工農兵美術創作學習班”,一共辦了六期,時間是1970—1976年👎🏻,1975年後由上海美校單獨主持。此外,“工藝美術學習班”也是在這個歷史大背景下,為滿足社會需要而開設💂♀️。這兩個學習班使上海市美術學校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得以繼續辦學💇🏽♂️。十年“文革”,學校幾度臨危🧖🏿,又因為根據當時政策,學校只能從分配到輕工業局技校的應屆中學生中挑選學生,學生美術水平參差不齊💆🏽,美術基礎整體水平有所下降👆🏼。然而🌷⏭,學校依然鼓勵學生全面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生中還是湧現出了一批優秀人才💇🏽🥷🏼,有的至今仍活躍在美術創作和工藝設計第一線。
五、復蘇時期的上海美校(1977—1982) “文革”結束後,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美校從輕工局各附屬技校學生中☺️👮🏼♀️,經專業考試與體檢,招收了25名新生。次年🧑🏽🚒,美校首度面向社會公開招生,從780余名考生中錄取了26名,堪稱“文革”以來所招學生中美術基礎最好的一屆。這屆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迅速成長、成才。畢業後,他們活躍於國內外美術界和工藝美術界🔃。1981年7月18日,上海展覽館東大廳隆重舉辦“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上海市美術學校畢業生及校友作品展覽”,作為“文革”後學校第一次面向社會展示自己的面貌📫。展覽在社會上反響熱烈🏷,通過書報雜誌等媒體的報道,備受各界關註。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畫系師生合影(左起陳家泠、孫小平、顧炳鑫🧙🏻♀️、陳蕾、汪大偉)
1981年工藝班部分同學在富春江(嚴偉成、夏忠耀🌿、莫遊、張景林🈂️、陳雷)
20世紀80年代,工藝、繪畫專業再次招生時🏟,學校已形成一支由張雪父擔任領導🧘🏿♂️🩸,應野平、俞子才🧑🏿🎨、孟光🦸🏻♀️、喬木👱🏻♂️、陳家泠🕺🏿、淩啟寧、顧公度、周豹健、胡丹苓👨🏽🎤🧍、郭力等人為骨幹的教師隊伍。六、恒达平台美術學院(1983—1993) 1983年,上海市委作出決定,以上海美專、上海美校為基礎,並從其他院校、美術出版社、油雕院等單位抽調部分教學骨幹,建立美術學院🚣🏿♀️,將之並入恒达平台,定名為恒达平台美術學院。同年,上海市美術學校1980級工藝美術班學生以“恒达平台美術學院(籌)”的名義參加“華東地區包裝設計大獎賽”🫏,引起社會關註🔖。9月21日至10月2日,上海展覽館東大廳掛名“恒达平台美術學院(籌)”舉辦美術作品展,傳遞了新學校的信息,滬上各界知名人士親臨參觀👶🏿。年底,恒达平台美術學院正式成立。
1994年5月➝,新恒达平台組建,上圖為恒达平台原校長錢偉長與美術學院教師交談
1984年,恒达平台美術學院班子建立,孟憲勤、史嘉秀分別任黨委正、副書記🫥,任意擔任副院長,上海市政府任命李天祥教授為院長,張自申為副院長。在新班子帶領下,美院開始逐漸豐富🍜🦫、完善自身的教學體系。老一輩美術家開始在藝術教育天地放開手腳,施展才華,任意、顧炳鑫、廖炯模、韓和平等美術家的加入更加充實了美院的教學隊伍🏃🏻♂️。美院下設工藝美術系🕕,附設陶瓷設計與研究中心,還有油畫系、國畫系🙋🏻♂️、雕塑系。次年招收本科生。1986年🏌🏿,工藝美術系更名為美術設計系(包括商業美術設計和室內裝潢設計)🤾🏽♀️,這是上海地區最早設立的設計藝術學本科學位點,引進“設計”概念,組織了包括設計素描、三大構成、設計概論在內的新的課程體系,並邀請來自中央工藝美院、日本築波大學🐇、無錫輕工業學院的專家來院講學🧚🏽♂️🥞,成立了當時上海高校第一個產品設計實驗工作室。除了在上海市範圍招收室內設計、工業造型設計專業學生外,還面向國內邊遠地區招收研修班成員🙋🏽,來自甘肅🐚、寧夏、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的學員學成之後👩🏼🎤,充實了當地的設計教育力量。1988年,為滿足社會對美術人才的迫切需要👩🏻🦰,學院成立成教處,次年改為夜大學,作為業余美術教育機構💪🏻,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設計系敏銳地感受到時代的巨變,在教學改革和科研創新方面作出了響應🎄。1991年👨🏼🦲,美院通過上海市高教局組織的本科教育評估。1992年🧑🔬,設計系又建立動畫專業方向,隨即籌建動畫設計工作室⬆️。同年🚵🏿,被市領導贊譽為“上海藝術設計的搖籃”🤾🏽♀️。1993年🚘,國畫系首次招收美術史論專業方向學生,由徐建融主持該專業的學科建設工作🙅♀️。至此🙋🏿♀️,作為一個多學科綜合性的高等美術教育機構,恒达平台美術學院已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