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本市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之二
上海市統計局
據統計,2015年上海高校畢業生有17.7萬人,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就業創業工作形勢仍然復雜嚴峻。近期,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連續第五年對應屆畢業生擇業意向開展調查🔍。此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與座談會走訪相結合的方式,調查對象涉及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立信會計學院、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等16所高校的2071名應屆畢業生🤛🏿。受訪畢業生中,專科(高職)、本科、研究生(包括碩士🎗、博士生)比例分別約為29.1%、59.5%👱🏿、11.4%,上海以外地區生源占四成。樣本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2015年上海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調查樣本分布情況
類 別
|
人 數(人)
|
比 例(%)
|
合 計
|
2071
|
100.0
|
按學歷分
|
|
|
大專
|
602
|
29.1
|
本科
|
1233
|
59.5
|
研究生
|
236
|
11.4
|
按性別分
|
|
|
男性
|
986
|
47.6
|
女性
|
1085
|
52.4
|
按生源類型分
|
|
|
上海
|
1233
|
59.5
|
上海以外地區
|
838
|
40.5
|
按專業分
|
|
|
文科類
|
1148
|
55.4
|
理工類
|
760
|
36.7
|
其他
|
163
|
7.9
|
按學校類型分
|
|
|
重點大學
|
615
|
29.7
|
一般大學
|
915
|
44.2
|
大專類院校
|
541
|
26.1
|
註:1.文科類包括哲學類、經濟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歷史學類、管理學類、藝術類8個專業,理工類包括理學類、工學類、農學類、醫學類4個專業,其他包括軍事學類和其他專業👮🏻🐦⬛。
2.重點大學指“985工程”或“211工程”大學☝🏼,一般大學指除重點大學以外的高等學校。
一、充分準備🪬、合理定位--擇業更趨理性
1.在校期間為就業做了較充分準備
調查顯示,受訪畢業生中畢業前1年開始為畢業後出路做準備的占63%,剛入學就開始做準備的占11.8%🚵🏼♂️,畢業前2年開始做準備的占11.2%,基本沒有準備的占14%。有86.5%的受訪畢業生參加過社會活動🧝🏼♂️🗜,有84.1%有工作或實習經歷,有67.7%參加過就業指導,有26.4%參加過註冊會計師、律師🚵、教師等證書考試😆🖲。調查同時顯示,充分準備是幫助畢業生順利落實去向的重要因素。有準備的受訪畢業生中64.6%已有去向,高於無準備者10.5個百分點;有過工作或實習經歷的受訪畢業生中66.2%已有去向,高於無經歷者8.6個百分點;參加過社會活動的受訪畢業生中63.5%已有去向,比未參加過社會活動的高2.3個百分點👩🏽🍼。此外,有72.7%的受訪畢業生表示參加就業指導、筆面試技巧培訓等為擇業就業帶來幫助🛑。
2.選擇政府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持續降溫
政府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收入和就業穩定,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仍是擇業首選,調查中有33.3%的受訪畢業生擇業首選政府機關或行政事業單位📋,其次為“外資企業”(32.1%)、“國有企業”(22.8%)和“私營企業”(9.5%)🕣,但與2013年、2014年對比的調查結果顯示,擇業方向出現轉變,“公務員熱”繼續降溫✤,比2013年、2014年分別下降3.2個、0.7個百分點。外企繼續受青睞🦹🏽,2015年選擇外資企業的比重達到32.1%,與選擇機關事業單位比重幾乎持平,比2013年、2014年分別上升5.6個、1.4個百分點。高校畢業生雖對私營企業依舊缺乏熱情,但較2013年🖤、2014年比重分別上升3.3個、2個百分點(見圖1)。自身發展前景、用工權益保障和收入穩定性,仍是阻礙大畢業生走進私營企業的三大顧慮。
圖1 近三年受訪畢業生就業單位首選比例
不同群體畢業生擇業方向顯現較大差異。從性別看👩🏻🍳,38.8%的女生傾向於政府機關或行政事業單位,高於男生11.7個百分點🦣;28.8%的男生傾向於國有企業,高於女生11.5個百分點。從學校類型看,39.2%的重點大學傾向選擇外資企業,高出平均值7.1個百分點🐝👃。
3.“薪酬和福利待遇”是高校畢業生最看重的“硬條件”
對於擇業時考慮最多的因素(限選3項),在“薪酬和福利待遇”、“解決戶籍”、“工作地點”👰🏻、“發展前景”、“與興趣😠、性格相符”、“企業(單位)文化和工作氛圍”、“企業(單位)性質與規模”7項因素中🧏♀️,薪酬和福利待遇始終是受訪畢業生擇業最看重的“硬條件”,有77.4%的受訪畢業生認為此項因素最重要🧏♂️。同時👩🏽🎨🧿,發展前景成為畢業生們最看重的“軟條件”,有58.5%的受訪畢業生認為此因素最重要😩。畢業生綜合考慮當前利益和長遠發展,更加理性🧑🏼🔧、務實(見圖2)。
圖2 擇業因素的重要程度(限選3項)
擇業因素的重要程度對比數據顯示,不同擇業傾向畢業生側重的考慮因素有明顯差異。傾向機關事業單位的畢業生有81.1%選擇薪酬和福利待遇🤦🏼,傾向國有企業的畢業生有65.5%選擇發展前景🧑💻,傾向外資企業的畢業生有30%選擇企業(單位)文化和工作氛圍🚣🏻♂️,傾向私營企業的畢業生有53.1%選擇與興趣、性格相符👩🏽⚕️,以上比重均明顯高於傾向其他類型單位的畢業生。此外👨🏿🦰,對於工作地點,上海生源畢業生較為看重(49.4%)💃🏻,高於非上海生源畢業生17.9個百分點🐝;尚未找到工作的受訪畢業生選擇工作地點的比重(46%)也明顯高於其他已落實去向的畢業生(39.8%)。
4.留滬和返鄉成為畢業生最集中的地域選擇
調查顯示,有80.2%的受訪者希望留滬工作😙。其中🦙,非上海生源畢業生中🧑🏼⚕️,59.1%希望留滬🤵🏼,29.8%希望返鄉,11.1%希望到其他城市。選擇留滬工作的主要原因(限選3項)依次為:環境熟悉(60%)🧑🧑🧒🧒、工作機會多(58.1%)💇🏻♂️、家庭原因(32.8%)🏦、喜歡上海(25%)🆚、社會關系多(22.8%)👨🏽✈️、收入高(19.7%)等🚋💆🏻。選擇返鄉工作的主要原因(限選3項)依次為:環境熟悉(45.2%)、家庭原因(43.6%)、家鄉情結(33%)🙍🏽♂️、社會關系多(26.6%)、生活壓力小(26.1%)、發展前景好(25%)。由此可見🫅🏼,畢業生無論是選擇留滬還是返鄉,環境熟悉和家庭原因都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問及“選擇就業單位和就業地時🍲,會充分考慮哪些方面的意見(限選3項)”,有73.4%選擇“父母的意見”,說明父母的想法對於畢業生就業擇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期待較高、困惑不少--就業需更務實
1.現實與理想差距較大,近四成簽約民營或私營企業
調查顯示,與畢業生傾向機關事業單位和外資企業的擇業預期不同,在已簽約的近700名受訪畢業生中🤕,36.5%的簽約單位為私營企業,29.4%為國有企業,19.1%為外資企業🔠,11.6%為政府機關或行政事業單位,3.5%為其他(見圖3),私營企業已經成為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力量。
圖3 受訪畢業生傾向和實際簽約單位
2.實際簽約薪酬和期望值相差逾千元
據已簽約畢業生薪酬數據計算,今年本市應屆畢業生實際簽約的稅前月薪平均約為4800元,比去年調查結果高400元左右🐐。從學歷看,專科(高職)平均稅前月薪約為3500元,本科生5100元,研究生6800元。另一方面,據調查數據加權計算🐮,今年應屆畢業生期望的稅前月薪平均為5800元,比去年調查結果高約500元。總體來看🤽🏿♀️,畢業生期望薪酬與實際獲得水平相差逾千元。
調查顯示🏍,71.7%的已簽約受訪畢業生對簽約結果表示滿意,對“工作穩定”、“工作地點”🔞、“單位文化和工作氛圍”🧔🏻♂️、“單位性質”等方面滿意度相對較高(見圖4)。然而🛶,對畢業生就職最看重的因素“薪酬和福利待遇”,滿意度卻相對較低,63.2%表示滿意🧑🏼🔬,32.3%表示一般🎀🗯,4.8%表示不滿意。
圖4 已簽約受訪畢業生對簽約結果表示滿意的比重
3.逾三分之一受訪畢業生無清晰的職業目標
清晰的職業目標是畢業生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的重要激勵因素♿,也是能否順利就業的重要條件⬆️。調查顯示,65.2%的受訪畢業生表示有清晰的職業目標🧟,34.8%表示沒有👨🦽。有清晰職業目標的受訪畢業生中有66.2%有去向,高於無目標者8.6個百分點。據調查數據加權計算,有清晰職業目標的受訪畢業生簽約稅前月薪為4900元,高於無目標者約400元。
三🐗、對應屆畢業生求職就業的幾點建議
1.首次就業未必終身職業,應立足當下、規劃長遠
擇業是高校畢業生由學生轉變為就業者的第一步🥜,有調查顯示,2010屆大學生在畢業三年內有41%轉換了崗位🧏🏼♂️,有48%轉換了行業🍺。可見🪜,應屆畢業生畢業後第一份工作不一定是終身職業,首次求職很難一步到位、一勞永逸,建議應屆畢業生要立足當下👮、長遠規劃🥼,先就業再擇業。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找準自身定位,尋找發展路徑,往自己理想的行業和職位努力。
2.作有準備之戰是縮小期待與現實差距的重要途徑
調查顯示,已簽約的受訪畢業生認為求職成功最關鍵的因素(限選3項)排在前三位的依次為🔕:專業背景(44.1%)👨🏻✈️、有工作或實習經歷(41.8%)、對收入、待遇等要求合理(20.9%)(見圖5)🦵。在簽約月薪為6000元以上的受訪畢業生中,有50.6%👩👩👧、24.1%和20.5%認為是有工作或實習經歷、筆面試技巧和在校期間的社會活動經歷,分別較平均值高出8.8個、8個和7.7個百分點。可見,紮實的專業基礎🛃、較豐富的實踐經歷是畢業生順利就業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建議大學生在校期間就為畢業後的出路早做準備和規劃,結合理想職業的實際需求而努力👩🎨,打有準備之戰👩🏿🦳,以縮小期望和現實的差距❄️。
圖5 已簽約者認為求職成功最關鍵的因素(限選3項)
3.放開視野,為職業發展爭取更多機會和可能
調查中🥰,尚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未落實工作。分析原因🎽,這部分畢業生除了準備不充分🚮、自身硬性條件不夠外🈹,過分看重就業地域和行業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為此,建議畢業生不要固步自封,要放開視野,對就業的地域、行業作更廣泛的選擇🦦,為自身的職業發展爭取更多機會和可能🛞。在政府支持、社會關心、家長費心等大環境下🕎,自立自強、自主擇業🤴,克服等機會、靠父母等消極思想和依賴思維,以就業這個人生重大轉折點為契機,真正實現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